9月28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赖旭龙应邀访问我院,并在资环大楼7406报告厅开展题为“古生物对环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牙形石与古DNA研究为例”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院长赖国松教授主持。学院相关领域教师、研究生60余人参加了讲座。
赖旭龙教授以牙形石这一已灭绝的“古海洋温度计”为切入点,解读2.5亿年前海洋生态系统如何在温室气候、酸化与缺氧事件中崩溃与重建;随后跨越到第四纪,借助古DNA技术,追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哺乳动物群落的迁移、灭绝与适应性演化。同一地球,不同时空,两种研究手段,共同揭示生命在气候剧变下的脆弱与韧性。讲座系统阐述深时生物多样性演变与气候反馈的理论内涵,展示多学科交叉如何重塑我们对“过去—现在—未来”气候危机的认知框架,为师生理解生物与地球系统的协同演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此次讲座紧扣国家“双碳”战略与地球宜居性研究需求,深化了大家对不同时间尺度气候—生命互作机制的认知,也为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建设发展和相关教师在地球科学领域的科研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指导。